当前位置: 首页 > 处室子站 > 企业注册处 > 领导讲话

郭际水同志在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培训班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0日 来源: 点击:次]

  

同志们:

  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回顾我省商事制度改革的进程,总结商事制度改革的经验,明确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全省企业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增强解决业务问题及熟练操作的能力,更好的适应“放管服”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借此机会,我就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效果显著

  商事制度是规范商事主体和商事活动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持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着力在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精简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上下功夫,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不断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成为“放管服”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发挥了“先手棋”和“当头炮”的作用。

  (一)以降低创业门槛为目标,着力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我们既严格将国务院的改革事项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又结合我省实际,创新推出了一揽子便利化改革措施,有效释放了改革红利,激发了市场活力。主要工作有八个方面:一是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了出资最低限额、出资比例和出资期限的限制,减轻了企业设立时的资金负担。二是住所(经营场所)审查制改为申报制。全省17市全部出台了住所登记管理规定,全面实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制,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积极探索分行业、分业态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不同程度地释放了场地资源。三是“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大量减少,由原来的226项压缩至目前的33项;95%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并不再作为工商登记前置条件,使企业设立更加快捷。四是“多证多号”改为“一照一码”。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的基础上,今年9月1日,我省再整合11个部门的26项涉企证照事项,实现了“三十一证合一、一照一码”,进一步提高了登记效率,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成本。五是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制改为自主申报制。今年8月1日,我省全面开放了省、市、县三级企业名称库,实现了名称库的自主查询服务,为推行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奠定了基础。六是网上登记与窗口登记并行、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通用。全面开通了网上登记系统,实现了申请人外网申请、工作人员内网预审、审核结果外网反馈。在潍坊、济南、淄博等地试点的基础上,今年9月8日,我省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登记注册工作迈入了无纸化时代,实现了企业足不出户办理登记注册、自主选择领取纸质营业执照或者电子营业执照。七是企业简易注销与普通注销配套。今年3月1日,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在我省全面推开,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按照简易程序办理注销登记,实现了从企业准入到退出的全程便利化。八是登记管辖和登记流程便利化改革。各级工商机关积极下放登记权限,不断加强窗口建设,有效应对企业大幅增长的需要。如威海市局在文登、荣成试点登记注册“全域通办”业务,实现了市场主体就近登记。日照市局利用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在岚山区试点“工商登记便民服务点”,零距离服务群众。

  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8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金)分别为764.1万户和1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35.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省实有企业户数突破200万,成为继广东、江苏之后第三个拥有200万企业的省份。截至8月底,全省实有企业213.4万户,同比增长25.1%,占市场主体总量比例提高2.6个百分点。

    (二)以实施信用监管为核心,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以贯彻《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为契机,积极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一是“企业年检”改为“企业年报”,增强了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了交易和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四年来,全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均在90%以上,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均在8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推动落实“双告知”制度。2016年8月,完成了“双告知”信息化支撑平台(山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方便各级审批部门通过平台及时查询认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加强后续监管。三是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定了《山东省工商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和《“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建立了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按照要求,先后开展了企业即时信息、出资信息、年报信息和投资担保类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都记在企业名下,向社会公布。24.7万户企业因地址不实、未按时年报、公示信息虚假的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四是全力建设“一张网”,强化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去年12月基本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一张网”。目前公示系统已归集1003.5万条涉企信息。每天仅通过我省公示系统入口查询企业相关信息的就达2万多人次。对于有违法违规纪录的企业或相关人员,在银行贷款、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授予荣誉称号、公司高管任职等工作中,都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正在形成。

  (三)以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为重点,着力促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一是消除发展民营经济的制度性障碍,深度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在2014年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出台了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26条”意见的基础上,2016年11月又出台了《山东省“十三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指导。二是扶持新注册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小微企业“活下去”“长起来”。2016年5月,省工商局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举办服务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以“政银合作”推动“银企对接”,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和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今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实施方案,出台了涉及28个部门的27条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助推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三是建立小微企业名录,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引导。2015年9月,建成并上线运行山东省小微企业名录,集中公示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及企业享受扶持政策信息,提升小微企业对扶持政策的知晓度,有效促进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地实施。2016年6月,配合人社厅,通过全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向社会公告了全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符合创业补贴政策条件初筛名单”“享受创业补贴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名单”。据调查,全省新设小微企业活跃度为73%,超八成的企业实现营收,近六成实现纳税。

  二、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一步,商事制度改革的任务会更重,面临的难点和挑战会更多,社会对深化改革的期待会更高。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正视难点问题,抓好工作落实,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国家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

  一是思想境界要高。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企业年检改年报、市场巡查改抽查等措施,看似微观、具体,直接针对百姓投资创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实则着眼宏观、长远,蕴含着丰富的改革内涵。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的发展,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这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商事制度改革,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的推进,将改革的焦点进一步拓展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上来,成为“放管服”这场深刻革命中的重要突破口。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强调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今天参加培训的同志,大多都是企业登记监管的一线工作人员,直接面向广大企业和老百姓。改革政策执行的效果如何、落实的怎么样,与在座的各位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能够站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让企业和群众能够真正享受改革的红利。

  二是改革思路要新。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充分发扬基层的首创精神,为整体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商事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空中楼阁”,同样是从基层起步,来源于基层的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各地鲜活的改革实践,为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总体部署和全面推进积极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客观的说,在突破传统、创造经验这方面,与其他省市相比,我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敢闯、敢干的魄力和勇气,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极不相称。一方面,我们要做好“规定动作”,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尝试“自选动作”,敢他人不敢而为之,先他人不为而为之,不断创造新的改革经验,积极争做改革的先锋。

  三是工作作风要实。商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我们的窗口人员配备远远跟不上市场主体的增长速度;部分窗口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无法适应企业创业创新的需要;还有的同志出现了改革厌倦症和疲劳症,思想和行动上跟不上改革的步伐。今年上半年,省委深改组对各地改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暗访,发现个别区县的工商登记窗口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企业等候时间长的问题,这件事情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基层登记窗口办事等候时间长,表面上看是市场主体激增,窗口工作量成倍增长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是队伍作风建设问题。面对基层工商管理体制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登记窗口队伍的作风建设,提高登记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顺利完成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改革的获得感。

  三、明确目标,把握商事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近期,工商总局先后召开了多次会议,部署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鲁办发〔2017〕32号),将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落实好“多证合一”改革。9月1日,我省“多证合一”改革正式实施。我省严格遵循中央改革精神推动此项,坚持不整合许可类事项,不搞“并联审批”,严格控制个性化信息采集,完全符合国家改革要求,得到了总局的充分肯定。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多证合一”各项改革措施。一是充分利用窗口、媒体等各种渠道,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让群众知晓改革、支持改革。二是对于涉及26项被整合证照事项的企业登记申请,窗口人员要及时提醒企业勾选需要办理的涉企证照事项。三是要注意汇总推进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向省局汇报,共同研究解决。

  (二)做好“证照分离”试点的准备工作。9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根据会议精神,“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将推广到全国11个自贸区。经省政府批准后,有条件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也可推广上海浦东新区改革试点做法。对其他不涉及修改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的行政审批等事项,地方可自行确定是否复制自贸试验区试点做法。据统计,我省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 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省局将积极争取省政府同意将所有的国家级功能区都纳入“证照分离”试点范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证照分离”改革将在2018年底全面推开。因此,各市要不等不靠,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编办、法制办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为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切实抓好今年的“双随机”抽查。在前几年企业年报公示信息抽查的基础上,全省工商系统将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全覆盖,抽查事项由企业公示信息扩大到公平交易、消费维权、商标广告等工商职能的各业务条线的12大类、42项检查事项,同时,我们将与人社和统计部门联合开展对年报公示信息的抽查。今天下午,省局举行了全省工商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启动仪式,随机摇号抽取了检查的市场主体名单,这标志着我省“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各市县局要高度重视,开展好本系统的综合抽查和与人社、统计部门的联合抽查,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再上新水平。

  以上是近期我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几项重点工作。从长远来看,商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可以归纳为“七个一”,即“一张执照”管身份,“一个代码”管信息,“一张网络”管信用,“一份清单”管检查,“一部热线”管维权,“一个窗口”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前“五个一”与企业登记注册、信用监管和消费维权等工商职能密切相关,主要由工商部门牵头推动;后“两个一”针对的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主要由编办牵头推动。

  省局对培训的内容及课程安排进行了精心研究和准备,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都比较强。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专心听,认真记、多动脑、勤思考,结合工作多交流、多沟通,争取有所收获。

  最后,祝大家学习期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编辑:
相关新闻